重庆乐居网 资讯中心 聚焦房企

正文

营销的本质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来源:乐居买房2024-06-06 15:06:28

前言: 

2000年大学毕业后,从事房地产行业24载,他起步于南京本土翘楚长发地产,参与了长发银座、长发中心CFC、无庶、蜂巢等城市中心的标杆性项目的开发销售。随后进入万达集团,开启了更为广阔的职业生涯。先后在南京、合肥、常州、芜湖等城市操盘,历任南京城市公司营销总、马鞍山/芜湖城市公司总经理、南区营销部总经理、万达地产东区副总裁,现任南区公司副总裁兼营销部总经理。他的工作足迹遍布中国的一二线核心城市,横跨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等多个区域,从营销条线管控走上综合性管理岗位,既有多项目营销操盘经验,也有全国性的营销管理经历。他的职业生涯亲身见证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对房地产市场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主张。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地产企业的开发理念、经营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地产营销应该何去何从?我们有幸与杨奇峰先生探讨了当下和未来的地产营销方向。

杨奇峰强调市场是只看不见的手,肯定是基础。但营销不能光靠市场、靠天吃饭,营销远不止于表面的广告宣传,产品的推售,今后营销的根本在于客户,在于为客户提供更为精准的“产品”尤其是“服务”。

一、营销始终应以客户为中心

营销是与客户最近的人,一方面营销人员需清晰传达产品价值,通过高质量产品构建信任与品牌声誉,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另一方面他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倾听客户的声音,满足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才能为其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后期服务跟进,进一步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产品的迭代与创新,这样才能体现营销的真正价值。

二、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价值观

杨奇峰认为,营销人员必须将客户的需求反馈给设计端,反馈到开发的最前端即产品定位阶段,让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推动产品的迭代。

通俗的说是以故事线赋能产品,其实“一个好的住宅产品不仅要满足客户的生活需求,还要能够触动客户的内心情感。满足其和家人的精神需求。因此,我们需要为产品赋予一个独特的故事线,让客户在购房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

在杨奇峰看来,产品不仅仅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工具,更是传递企业价值观和文化内涵的载体。因此,他非常重视产品的价值观塑造和传递。他提出了从“我们希望客户怎么看我们的产品?”以及“我们希望同行怎么看我们的产品?”两个角度思考产品设计和定位问题。这种思考方式让团队更加关注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以及行业的竞争态势,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策略。

在产品价值观方面,杨奇峰提出了五大原则:包括符合业主生活方式的产品设计、可信赖的产品质量、健康生活的产品理念、与时俱进的产品创新和利于客户辨识的产品形象。这些原则不仅体现了他们对产品的追求和理念,也体现了他们对客户的尊重和关怀。

三、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价值观

有人把服务列为产品之一,但杨奇峰认为今后的地产营销,服务应与产品同等重要,甚至比产品更有优先。营销的内容从产品到服务,这是一次营销理念的革新。

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经历了从策划时代到产品时代的演变。然而,杨奇峰洞察到,这些只是行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他坚信,未来房地产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服务时代的到来。在他看来,房地产服务不应仅是附加值或简单的物业管理, “在产品品质的基础上,服务成为了决定性的竞争因素,是唯一的变量。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提供一处居所,更重要的是关注并提升客户的居住体验和生活品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房地产的需求也在持续演变。他们开始更加注重社区服务、文化氛围和邻里关系等软性价值,而不仅仅是纠结地段、配套、户型和价格。因此,房地产行业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精心打造融合“产品+服务”的房地产项目,以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无论地域差异如何,提供符合人们情感和精神需求的居住空间,是房地产行业的长期价值所在。”

他预见到,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房地产不仅要满足物质需求,更要触动人心,提供精神上的满足。产品是物质的满足,而服务是实现精神满足的载体,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关键。

由此,杨奇峰在区域提出了打造“服务+社群”的战略,推动团队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和六套内部书籍提升服务质量。他解释说:“服务不仅仅是提供物业管理等基础服务,更是要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将地产服务分成六个层级:基础物业管理、增值物业服务、有偿物业服务、社群建立并运营、艺术标签的形成以及具备新型邻里关系的社区组织形式。他强调,每一个层级都要做到极致,让客户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服务。

现在很多地方在推行“未来社区”的概念。未来的购房者将更加关注子女教育和养老需求,因此,小区的规划应提前考虑图书馆、儿童活动区、适老化设施等配套,组织业主邻里活动,打造真正符合美好生活愿景的社区。

“飞速发展的城市,飞速的失去生活熟悉感,在城市钢筋混凝土的围城下,没有了过去邻里的走门串户代替的是陌生的门牌号和猫 眼洞我们需要一座怎样的社区去唤醒过往那份熟悉的亲密关系?”杨奇峰讲到。

物质日益丰满,质量不断提高,沟通方式日趋发达,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走越远。“我们希望未来的社区,是一个心灵的避风港,它摒弃了城市生活的冷漠与疏离,重新唤醒了人们对于邻里亲密关系的渴望。在这里,我们追求一种充满生机、和谐与温度的生活方式。社区的共治理念让业主、物业和街道共同参与管理,构建起一个高质量的社群。社区内的艺术气息和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四点半学堂、多功能教室、儿童剧场、百草园等,不仅满足了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提供了一个充满教育和运动配套的高品质生活空间。”

社区的公共交流空间,如阳光园林、健身设施、亲子空间和宠物乐园,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场所。此外,社区内的篮球场、羽毛球场、千米跑道、百米竞技赛道、滑板场、平衡车场、攀岩等运动设施,鼓励居民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社区还设有艺术展场和四大主题邻里空间,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休闲环境。

在这里,成年人可以找到社交的机会和场所,邻里之间可以建立起熟悉、友好、相互帮助的亲密关系。这样的社区,是一个能够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地方,它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令人感动和依恋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近五年来,我们在所有项目上坚持组织社群,坚持开展一系列社群服务”,杨奇峰提到。以“志趣、关爱、分享、包容”为核心价值,旨在打造一个“有温度、有生活、有伙伴”的未来社区,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业主们在参与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致力于打造一个多元化的社群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中,业主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加入不同的社群,与志同道合的邻居们一起分享生活的点滴,共同创造美好的回忆。

我们的社区能“让人自然而然的相聚在一起,产生更和谐的碰撞,创造出更理想的生活故事!”

迎接挑战 随时代浪潮共同成长

杨奇峰面对楼市的起伏,展现出了思考与创新。他将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视为一个完整的房地产周期,认为变化是常态,挑战中蕴含着新机遇。正如他所说:“人的成长和企业行业的发展一样,都要经受大时代的考验。”主动求变是突破自我、拓宽视野的关键。

对于未来,杨奇峰充满了信心和期待,营销应该秉持“产品+服务”双标签的理念,不断创新和升级,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的居住体验和更优质的服务。

正如荷尔德林所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这正是地产营销人应该为客户创造的价值,也是今后应当追求的目标与使命。

标签: 服务 营销
重要提示:本页面内容,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式为准。商品房预售须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用户在购房时需慎重查验开发商的证件信息。本页面所提到的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楼盘点评

    暂无评论, 您可以发起评论
    17382376686 cqleju6969 加入城市买房砍价群。实时讨论购房热点话题